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学校因素对盲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

学校因素对盲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郭戈
来自:
人气:2374
2011-08-19

 

      论点综述:

      盲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受教育环境的诱导,而且还跟他个人的主观因素等条件密切相关。学校是盲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盲生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学校教育活动对盲生直接影响的因素中,师生关系、班级环境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关键词:盲生、心理健康、师生关系、班级环境 

      论文内容: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功能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完满状态。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种功能状态,对人才素质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与制约作用。盲生正处于行为方式没有定型,意识的自我调节水平较低的年龄阶段,因而他们最易受环境影响。在我国虽然正在倡导与推行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但目前仍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视障学校,有些设施完备的视障学校不仅对盲生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甚至包括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因此学校是盲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中各种因素对盲生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师生关系与盲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盲生生理条件与居住情况等原因,寄宿生在学生总数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较长、交往较多。又由于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向师性,教师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对盲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而深远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最容易对盲生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观点一、师生关系对盲生的心理影响

      由于盲生活动范围多集中在学校、班集体中,因此,教师在他们心中具有权威性、号召性。往往教师的评价影响着盲生在班级中的形象与地位,而这些对盲生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前苏联心理学家A•F•科瓦列夫提出 “角色在性格品质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的理论是上述观点最有说服力的论证。假设教师不能公正地对待盲生,这样我们便会发现,那些受偏爱者便会有洋洋自得、轻视他人、高傲等的表现;受冷落者则容易产生忌妒、自卑、自暴自弃等的心理。

      从西方的心理学家们的研究结果中也可以发现对上述观点加以证明的实例。据心理学家黛安•蒙哥马利对学生心理需求的调查表明:当今学校的环境中,讨人喜欢和受人重视是学生的首要需求。在研究盲生犯错误的心理时我们也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存在:一度表现老实的孩子会突然犯一些在我们看来不该犯的错误。实际上,这些在班集体中得不到教师的关注、肯定和支持的盲生就可能寻求其它的方式去引起教师的关注。如违反纪律,损坏东西,和同学发生矛盾等方式。

      通常情况下,在班集体中教师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两极学生”身上——帮助学习有问题的盲生补课、纠正纪律比较散漫的孩子;经常表扬各方面突出的盲生,选他们做助手等。而那些处于“中间地带”的盲生则常常被教师忽略。尤其对于活动范围狭窄的盲生,整日生活在被“忽略”的氛围里,这种感情上的失落使他们会陷入一种欲求而又得不到满足的地步,给他们带来深刻的不安,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的成长。在学校中师生的关系是由于他们各自特定的地位决定的,盲生和什么样的教师打交道,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盲生如果遇到了一位不公正的教师,想要改变自己的处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观点二、教师的言行对盲生的心理影响

      在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语言对盲生有最直接、最具有导向性的影响。这就要求每一名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注意语言的艺术,小小的赞扬与鼓励也许会使一个盲生从此有了一份美好的憧憬;语重心长的批评与说理也许会使一个盲生从此踏上人生路的正确轨迹;尖酸刻薄的讽刺与挖苦也许会毁掉一个盲生的自尊与自信。

      心理学家从研究中发现,教师用语言对盲生造成的伤害有时更甚于体罚及打骂。美国心理学家称这种伤害为“心理施暴”,它是指那些在孩子心灵深处留下的“无形的创伤”,是指非“体罚”的对心灵进行的伤害,如诽谤、挖苦、嘲讽等等。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爱基兰德在他的调查结束后总结说:“心灵施暴可以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毁灭”。

      有一个例子:某某是三年级的一位低视力学生。一天,他的妈妈领着他来到教师的办公室,说是孩子要退学。问其原因,他只是泪流满面而不肯说一句话。后来在调查是得知,他比较调皮,上课时爱做一些小动作,老师嫌他太散漫,再加上他思维比较活跃,有时提一些怪问题让老师难堪。上自习课,他感冒了,老师给他吃药,他却忽然问老师“鼻涕是怎么来的?”全班学生都笑了。安静的课堂被他搅得一团糟,老师在情急之下严厉地批评了他。老师的恶言不仅让他心理受到伤害,而且在其他同学的心中也有了一种印象“老师说他是一个爱惹事生非的人”,同学们也时常用这种话来刺伤他。从此无论在教室里、操场上他总是形单影孤,正是需要伙伴,需要爱护的他便出现了厌学的情绪。

      教师与盲生的交往中表现得过于情绪化,对盲生的态度与评价倾向受自己情绪的影响,缺乏应有的自制力,这种消极的和不稳定的情绪带给盲生的不仅是一时的不愉快,有时很可能会影响他们长期甚至是一生的发展。实际上,有些盲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就是教师的这些消极因素的产物(如厌学症、自卑心理等)。

      教师避免对盲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以下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最大的奥秘就是爱孩子。”的确,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源泉,是对教育事业、对教育对象的全身心的情感。只有从尊重每一个盲生出发,才可以和盲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情感关系,才可以“以情育人”、“以情感人”,而盲生会在师爱中领悟到自身的价值,领悟到教育者的用心,这就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从正确地认识自己到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即学会做人,才会在一个“完整的情感环境里”形成健康的心态。

      建议二、尊重盲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尊重包含了接纳、重视、关注。“尊重不单是一种态度,不单是对当事人的一种看法,尊重是一生中价值,换言之是用统一领导表达出来的一种态度”(伊根)。这种态度源于教师对盲生的看法:无论盲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只重视他是“一个人”,具在同教师一样的平等的人格同。

      当然,仅仅给学生以爱是不够的,要培养盲生正确的情感,让盲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知道自己的确实感受,控制自己的感情,了解别人的情感以及对别人的情感做出适当反应,以乐观态度对待挑战。作为盲生的老师必须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培养孩子正确的情绪反应,使孩子提早形成正确的情绪习惯。

      二、校园环境与盲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是盲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盲生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学校中班集体则是盲生在学校中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他们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条件。班集体中如果存在着不利于他们发展的因素,将对其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消极影响,

      目前在盲校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一是由于盲生入学年龄不同,造成在同一个班内学生的能力差异、地位不同,被忽视或被排斥,而形成自卑心理、敌对情绪和逃避倾向,可能导致交往障碍或适应不良,与人关系紧张。二是由于盲生长期住校,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小团体,如果小团体不能健康发展就很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的情绪。

      要建立一种和谐校园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以下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始终影响着校园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情感表达和信仰。作为文化裁体的校园,同时又是一个以传授知识、培育人才为其主要社会职能的场所,因此校园的文化建设关系到盲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物质环境建设是精神文化结晶方式的实体存在。营造一个适合于盲生健康心理的物质环境是心育的物质基础之一。另外,各项校纪校规、道德

录入:伊然 添加:2011-08-19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盲人家长委员会版权所有

  • 网站制作:中国盲人协会盲人家长委员会网站工作组
  • 京ICP备11025159号-3
  • 无障碍技术支持单位: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