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盲校班级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探索

盲校班级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探索

作者:朱素雅
来自:
人气:2467
2011-08-08

 

      内容提要

      盲校的教育对象是视障儿童,当前我国盲校的教学现状及其师生人数的低比例,使得实施个别化教学有极大的必要和可能性。为此,我校开展了“在班级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探索。首先根据班级每个盲生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估,为每个盲生制定出各科的个别化教学计划;再通过“班级目标分层—小组合作学习—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尽可能使每个盲孩子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通过尝试我们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盲校 个别化教学 班级分层 小组合作 个别指导

      个别化教育的本质在于重视差异,注重个性,因材施教。它既是一条教育原则,也是一种教育形式。因此,个别化教育研究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下,学科是教学的主要内容,班级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所以搞好在班级中实施个别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班级中实施个别化教学?如何在面向班级学生全体的同时,通过班级学生的分类分层,小组合作,个别指导,突出差异、培养个性呢?这一种教学尝试能符合我国盲校的实情吗?这一切都有待我们来探索研究。

      一、盲校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当前我国盲校教学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视觉是摄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视觉不同程度的损伤给儿童认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种种影响规定盲校的教学必须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规定了盲校的教学必须最大限度的做到“因材施教”。盲校教育是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为适应残疾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因为没有因材施教特殊教育就没有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没有因材施教的特殊教育不能成为真正的特殊教育。但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中不能真正充分因材施教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盲教育尤为突出。一个教师面对几个或十几个因不同原因不同时间造成的不同类型的视力残疾儿童,并且他们之间年龄的差距较大,智力状况不同,却使用一个教案,相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速度,相同的教学目标,教授相同的内容。无法想象这种教学做到了因材施教。至多只能适合其中的某几个学生的需要,这种教学不是以盲孩子为中心,而是以中心的几个盲童和教师为中心,不在这中心的盲孩子只好受到某种程度的牺牲。

      2、我国盲校师生人数的低比例

      确实,我们有些盲校教师讲课,如果不是他背后没有黑板,根本不知道是在为视力残疾儿童上课,一个教案一统下去的教学方法辜负了盲校教育的小班制,辜负了盲校师生人数之间的低比率。请看香港盲人辅导会总干事陈梁悦明女士1996年6月在中国国内对12所盲校所作的调查。 结果显示,国内盲校平均每班的人数是1460/136=10.74(人),教师和学生比例约为1:3.78。试想这样的低人数小班化,这样低的师生比例,而盲校的教师还在跟普通学校一样上课,不管学生的个别差异,完成教案了事,他的班级有多少学生都一样,师生比几倍、十几倍的低于普通学校又有何益?我国盲校的绝对小班化与师生的低比例为盲校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对盲孩子实施个别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能在我国盲校试行个别化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3、盲校实施个别化教学的依据

      为残疾儿童制订个别教学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个别教学的事例早在18世纪便已开始,美国在1975年首先在残障儿童教育法规中规定:应为残障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以确保儿童受到最适合的教育。1994年6月特殊教育世界大会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指出每个人都有在反对歧视的、宽松的气氛中接受适合自己特殊需要的教育权利。它向我们这些特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每一个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必须适合他独特的特征、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做到因材施教,进行个别教学。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保障法》等也都明确的向我们提出了必须对盲孩子实现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的法律依据。

      要体现因材施教、实施个别化教学,要打破原有的年级班级界限,解散现有的所有班级,施行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别教学模式,这显然是做不到的。那么如何探索出一套既符合盲孩子独特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又能切合中国盲校教学实情的模式?为此,我们尝试了这种“在班级中实施个别化教学”模式。随机在小学一年级中,抽出一(1)班作为实验班进行教学尝试。

      二、在班级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过程

      (一)基本思路:在班级中实施个别化教学指在原定班级中,对班级每个盲生进行综合评估,并为每个盲生制定出各科的个别化教学计划(IEP)。在实施过程中,通过“班级的目标分层—小组合作学习—辅与个别指导”对每个盲生进行因材施教,使我们的所有盲孩子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二)具体实施步骤:

      1、确立实验班,进行综合评估。

      在两个一年级平行班中抽取一(1)班作为实验班。时间:一年级第二学期,2003年3月;地点:浙江省盲校;年级班别:一(1)班;班级概况(本人一直为这个班的班主任,语文教师):全班有学生10人,来自全省各地,男6人,女4人;全盲5人,有光感3人,视力在0.01以下2人;来自城市2人,农村8人;2人就读过普小一年级,1人读过幼儿班;智力与能力参差不齐,生活自理能力基本较差。在全面了解班级盲生的基础上,对班级每个盲生进行现状的综合教育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1)基础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监护人姓名、入学时间等)

      (2)教育对象基本情况简述(a、本人资料,b家庭状况)

      (3)评估形成时间(x年x月x日)

      (4)评估小组成员签名(各任课教师、家长、校医等)

      (5)分项评估(评量工具需要有医学权威的依据,其中动作一项指精细动作与粗大动作)

      (6)综合分析与建议

      a、障碍类别、程度、成因。

      b、障碍之影响:指对学习生活带来的最大影响。

      c、特殊需要:指在生活、工作中最需要的服务。

      d、学习的优势、弱势:优势指最擅长、特长。

      e、不良行为:指不良行为习惯、盲态。

      f、教育期望:指预期最大的水平。

      g 、建议对策:指相应的措施。

      h、安置措施:指是集体教学还是需特别的个别训练。

      i、其他建议。

      (7)附:医学鉴定报告(证明材料)

      2、根据评估,制定各科个别化教学计划(IEP) 

      根据每个盲生的现状综合评估为其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特点,使其能得到最佳发展的各科个别化教学计划即 IEP

      内容包括

      (1)基本资料(与“评估基本信息”基本一致)

      (2)实施本计划的预定日期和有效期限(一般为一学年)

      (3)未来安置建议(正常化最大可能——教育的最大期望即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最好结果)

      (4)本学年安置建议(是可以集体教学还是需特别的个别训练)。

      (5)

录入:伊然 添加:2011-08-08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盲人家长委员会版权所有

  • 网站制作:中国盲人协会盲人家长委员会网站工作组
  • 京ICP备11025159号-3
  • 无障碍技术支持单位: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