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盲生自信心的分析及培养

盲生自信心的分析及培养

作者:薛梅
来自:
人气:2394
2011-07-25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是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心的培养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根据北京医科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对部分盲校盲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及我校对210名盲生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中专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盲生进行的心理测评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盲生自卑心理偏重,而且后天性盲生比先天性盲生更缺乏自信心。根据我在盲校接待的心理个案、心理问卷及采访的老师、家长,总结了盲生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及对策。

      一、盲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

      (一)盲生自身的原因

      1、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缺陷,视觉的缺陷掩盖了自身其他方面的优点,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样样不如人,从而精神不振,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丧失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比如我在给学生上心理健康课的时候让同学们找自身的优点,结果很多同学连自己的一条优点都找不出来,而实际上学生身上的优点是很多的,只是他们不能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只看到自身缺点没看到自身优点。

      2、盲相盲态的影响。几乎所有盲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盲相、盲态,而这些盲相、盲态恰恰又成为一些人的笑柄,给盲生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比如:在去年的运动会上有一个同学参加短跑比赛,因为平时很少练习跑步,所以在跑步时表现出盲相很严重,周围同学哈哈大笑对他造成了很深的伤害,从那以后非常自卑,不敢再参加跑步。经过心理辅导才慢慢消除自卑心理。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1、家人没有接纳孩子的视觉残疾。有的家长认为失明是前世作孽,老天报应,羞于让孩子见人。他们常常把盲生藏匿起来,甚至对外不承认家中有盲生,以致造成盲生十分自卑。我在咨询室接待的具有自卑心理的盲生中,很多学生在家里都不能被家人接纳,而且有些父母还会说出很刻薄的话:“你眼睛不好,别出去丢人。”

      2、父母剥夺了盲生尝试成功的机会。有的父母负罪感严重,认为子女视觉障碍的痛苦是自己造成,深感内疚,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他们对孩子千依百顺,过多地代劳,过分地包办,从来不用孩子动手做,从而剥夺了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不动手做,就体验不到事情做成后的成就感,当然也没有机会树立自信,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什么也不会做,自己哪方面也不行的自卑和无能的心理。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1、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外界公共设施、房屋建筑、交通信号等还没完全考虑到各种残疾人的不方便而加以改造,从而造成盲生独立外出时的心理障碍。例如:马路上的盲道很多都对着垃圾桶或大树,一不小心就会撞上,让盲生外出时步履艰难,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无能感和自卑感。

      2、社会对盲人的偏见。社会上存在对盲人的偏见、歧视或疏远,甚至对盲人挖苦、嘲笑,致使盲人心理造成伤害,产生自卑感。

      (四)学校因素的影响

      1、 个别教师缺乏盲人教育的专业知识。个别教师缺乏盲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对盲生的教育往往采用正常儿童的方法对待,没有从盲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对盲生的要求也等同于对正常学生的要求,要求过高而挫伤盲生的自尊心。

      2、部分学校没有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机制。盲生生来就比别人有缺陷,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比普通人更高才能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学校没有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机制,使学生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发展成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提高盲生自信心的措施:

      (一)改变盲生自身

      1、引导盲生正视自己的缺陷,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既然缺陷无法改变就去接受,用自身存在的优势补偿自己的缺陷。

      2、教导盲生学会交往,拥有朋友,提高自信。社会交往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我们日常生活具有传递信息、调节行为、心理保健的作用。欧洲著名的心理学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交往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在咨询室接待的个案表明,大多数心理问题都和人际有关系。因此应该培养盲生的交往能力,让他们学会交往,拥有朋友,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自信。

      (二)改变家庭环境

      1、改变家长观念,接纳缺陷,悦纳孩子。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孩子的爱包括爱自己、爱别人都是从父母那得来的,因此只有父母接纳缺陷、悦纳孩子,孩子才能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才能有自信。

      2、让孩子多尝试,在尝试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只有尝试才会有成功的可能,只有成功的体验才会有自信,因此在家里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了就表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

      (三)改善学校环境

      1、作为盲校的教师,应主动加强同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同时又了解盲生的家庭人员状况、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建立学生家庭档案,并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或传授盲生教育的有关知识、方法,纠正家长的异常心态,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和谐的亲情关系,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建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学校是盲生成才的基地,学校环境对盲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教育的水平越高,对盲生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就越大,就越能促进盲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违背科学的教育规律,不仅不能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反而抑制或摧残盲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此外,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而学校要对教师进行盲生心理与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让教师人人都懂得心理知识,人人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3、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盲生的心理素质

      (1)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信。

      (2)开设心理辅导,帮助盲生克服心理障碍

      通过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辅导知识讲座、心理杂志等形式,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全发展。另外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采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形式,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治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健康心理。

      4、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5、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学校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跳绳比赛、手工大赛、器乐比赛、歌吟比赛、写六点比赛等校内活动,还会争取机会参加校外普通人的比赛,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发现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自己是强者,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信心。同时也让他们正确认识到残疾人和健全人都是社会中的成员,只要努力都具有同等的人生价值,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四)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nbs

录入:伊然 添加:2011-07-25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盲人家长委员会版权所有

  • 网站制作:中国盲人协会盲人家长委员会网站工作组
  • 京ICP备11025159号-3
  • 无障碍技术支持单位: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